写生中国*三友画廊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回复: 1

+++++++James Whistler惠斯勒==色调主义

[复制链接]

107

主题

55

回帖

49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7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James Whistler惠斯勒:“为艺术而艺术”的色调主义

詹姆斯·惠斯勒 (James Whistler)
詹姆斯·阿伯特·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1834-1903) 是一名 镀金时代的美国画家,主要活跃于英国。他生于马萨诸塞州洛厄尔,卒于英国伦敦。
他曾承袭父亲的遗志考入西点军校,在军校第三年时因纪律松懈而被斥退,后来他经陆军部队长官介绍进行地图测绘,由于出色的绘画能力得到雇佣,却很快因为画地图时开小差而被辞退——在地图的边角空隙处画满了奇形怪状的人头和动物。据说,惠斯勒这份画地图的工作总计时长12小时15分钟。
詹姆斯·惠斯勒,《在钢琴旁》(At the Piano),布面油画,91.6x67cm,1858-1859年,现藏于美国辛辛那提塔夫脱艺术博物馆(Taft Museum of Art, Cincinnati)
1855年,在被地图测绘处解雇的一年后,惠斯勒得到了一个去巴黎进修绘画的机会,自此他开始了严肃而专注的绘画学习,还参与了 古斯塔夫·库尔贝(Jean Desire Gustave Courbet,1819-1877) 领导的青年画家小组。在毕业作品《在钢琴旁》被巴黎沙龙展拒绝后,惠斯勒愤而离开法国,出走伦敦,此后这名艺术家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英国度过。
詹姆斯·惠斯勒,《紫色和金色的变换: 金色屏风》(Caprice in Purple and Gold: The Golden Screen),木版油画,68.5x50.1cm,1864年,现藏于弗利尔·塞克勒美术馆(Smithsonian Freer and Sackler Galleries, Washington)
他反对绘画中的多愁善感及道德典故,是 “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这一信条的发起者。因为发现了绘画与音乐之间的诸多相似之处,他将音乐作曲的方法创造性地引入到绘画创作中,促成了 色调主义(Tonalism,又译为“调性主义”) 的兴起与流行。
詹姆斯·惠斯勒,《白色交响曲第1号:白衣女孩》(Symphony in White, No.1: The White Girl),布面油画,214.6x108cm,1862年,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Art, Washington D.C.)
惠斯勒用关于音乐的词汇为自己的许多画作命名,譬如“协奏曲”,“和声”和“夜曲”,以音韵和谐去类比色调和谐。他最著名的画作是《灰与黑的协奏曲》(Arrangement in Grey and Black No.1),这幅画也被称为《惠斯勒的母亲》(Whistler's Mother),这是一幅受人敬仰并广受模仿的母性画像。惠斯勒的艺术理论及他与许多艺术家、作家的友谊影响了当时的艺术界,并在整个文化领域激起了更广泛的涟漪。
惠斯勒与色调主义的诞生
色调派运动从大约1880年的一种小型风景早期风格演变而来,即 审美色调主义(Aesthetic Tonalism),其特点是形式的设计和精致细腻的绘画处理,在视觉效果上显得幽静而隐秘。
到后来则发展出 表现性色调主义(Expressive Tonalism),大约1900年,创作者在越来越大尺幅的画布上使用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变得司空见惯。这是因为在当时的美国,现代主义倾向于展示自由的绘画处理。审美色调主义强调平衡的设计、精巧的图案结构和一种超凡脱世的均衡感,这来源于这场美学运动——由伟大的色调主义先驱惠斯勒所倡导的 “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及艺术哲学,其精致的小尺幅非叙事蚀刻画、粉彩画和油画均体现了这一艺术信条。
惠斯勒,《灰与黑的协奏曲》(Arrangement in Grey and Black No.1),布面油画,162.5x144.3cm,1871年,现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Musée d'Orsay)
在那个变革性的启蒙时代,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均产生了撼动性的影响,包括科学、宗教,及文化、哲学、艺术等。色调主义艺术家们浸淫于天翻地覆的浪潮中,受到达尔文理论及超验主义文学等的影响,开始专注地探索万物隐藏于表面之下的自然形态以及不可抗拒的演化与变形,这种艺术线路的蝶变直接反映于当时的艺术创作行为中。
詹姆斯·惠斯勒,《白色交响曲第2号:白人女孩》(Symphony in White, No.2: The Little White Girl),布面油画,76.5x51.1cm,1864年,现藏于英国泰特美术馆(The Tate Gallery of British Art)
空气,不仅仅是情绪的传递器,也是画家们所能触摸到的活跃能量场。在欧洲工作的美国艺术家们首先享用了技术进步的福利,他们通过将相似色调的颜料色块并置放在一起,在一个互补色调的基底上将刷痕分层,也将折光的冷色调涂刷成浅色的暖色调,使得这种底部的色调突破到画布表面,从而尽可能地接近自然界中变性光能的视觉感受。
詹姆斯·惠斯勒,《最后的老威斯敏斯特》(The Last of Old Westminster),布面油画,60.96x77.47cm,1862年,现藏于波士顿美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惠斯勒在19世纪80年代首次成为美国艺术界的一股力量,亚洲艺术的形式手法正为当时最进步的艺术家所采用。“审美色调主义”成为色调派早期拥趸的通用语,因为他们与哈德逊河画派 (Hudson River School) 势不两立。
什么是色调主义?
詹姆斯·惠斯勒,《黑与金的夜曲:坠落的烟火》(Nocturne in Black and Gold, the Falling Rocket),木板油画,46.6x60.2cm,1875年,现藏于底特律艺术学院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 Detroit)
色调主义,是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的一种艺术流派,它的特点是在精心挑选的调色板中使用高度近似的颜色,模仿音乐性,并且渴望激发人们的沉思,认为通过排置颜色和形式,景观画面可以唤起人的情感,同时显示出深刻的宇宙和谐。
弗朗西斯·墨菲(J. Francis Murphy),《夏天》(Summer),布面油画,40.6x55.9cm,1906年,私人收藏
色调派的画家受到音乐编曲策略的启发,发展了色彩和线条的使用理论,并且认为这些理论提高了风景画的象征潜力。色调派柔和的配色与轻轻刷开的轮廓很快在同时代流行起来,并影响到了音乐家与诗人。
不像他们的同侪,比如发光派 (Luminists) 和印象派,色调派主张 冷色调,并且常常选择夜景或者极为静谧的沉思场景进行展示。色调派中的简洁性与对于构图的关注促成了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中的抽象发展。哈德逊河学派艺术家将所观察世界中的元素重新布置,以便更好地传达音乐与视觉上的和谐。色调派则既强调颜色、线条、形状这些作品形式,又强调传达给观众的象征意义。
莱昂纳德·奥赫曼 (Leonard Ochtman),《格林威治》(Greenwich),布面油画,40.6x55.9 cm,1896年,私人收藏
在后来,色调派绘画的美学也吸引了想要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媒介的 画派摄影师 (Pictorialist photographers)。通过对曝光和印刷的操纵,这些摄影师能够模拟出定义整体风格的氛围效果与色调关系。这种对拍摄、出片过程的强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摄影师,甚至在色调派风格不再流行以后,这种方法仍然在摄影艺术中沿用。
色调主义有12个非常显著的视觉特征:
1. 使用非常微妙的色调,由许多种绿色、紫色、蓝色、灰色组成,这会使观看者的眼睛感到宁静、舒适及轻松;
2. 分为审美色调主义及表现性色调主义;
3. 强调象征形式;
4. 注重对于氛围的描绘 (看不见的空气);
5. 有一种运动感,或自然界中的变形感 (色调的震动与光线的折射);
6. 运用富有表现力的绘画手段来体现情感或模仿大自然的生机;
7. 采用嵌入图案的规范策略和对于自然或抽象形式的装饰性部署 (源自惠斯勒,受到亚洲艺术的影响),通常与同一主题在不同光线与不同观察角度下的系列呈现结合使用;
8. 使用软边的形式,以近一步地延展整个场景的模糊性与神秘感 (在19世纪被称为“丢失边缘技术 (lost-edge technique) ”;
9. 强调对主要形式的广泛的、生动的、最终抽象的解读,使观众对绘画产生直接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远处观赏时;
10. 呈现出一种风景的挽歌诗的倾向 (反映了内战带来的创伤);
11. 对于感知者与被感知对象之间的神秘有机关系的描绘 (爱默生与梭罗所拥护的先验主体性);
12. 一种非叙事性的合成艺术:一种通过景观元素的排列来唤起情感或情绪的艺术,而不是对某个地方的现实主义或具象描绘。
在色调主义运动如日中天的四十多年里,这些形式特征一直处于中心地位。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书名 Title:惠斯勒:为艺术而生|Whistler: A Life for Art's Sake
作者 Author:丹尼尔·E·萨瑟兰|Daniel E. Sutherland
出版 Publisher:Yale University Press,2018
装帧 Binding:平装,510页,107幅彩插|Paperback, 510 pages, 107 color illustrations
尺寸 Dimensions:23.3×15.5cm
语种 Language:英语|English
本书是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 (James McNeill Whistler) 的重要新传记,他是一位复杂、有趣、重要的美国艺术家。
这本引人入胜的个人历史,打破了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只是一个好斗、古怪、不屈不挠的寻求宣传之人的一贯印象。在这些插图精美的书页中,揭示了惠斯勒作为一个强烈、内省和复杂之人,饱受自我怀疑的困扰,在他的绘画和素描中无休止地追求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55

回帖

49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7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詹姆斯·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

代表作品:






























































我要说一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写生中国*三友画廊论坛

GMT+8, 2025-8-28 22:57 , Processed in 0.1809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