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中国*三友画廊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回复: 0

+++我佩服的50后画家:吴兆铭 ~榜样的力量!

[复制链接]

61

主题

58

回帖

36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65
发表于 2025-8-14 09: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兆铭(1955年12月—),广东广州人,油画家、水彩画家。1979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装潢艺术造型专业,1983年获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旧金山美术学院绘画系美术硕士学位。曾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教师,1995年起任美国旧金山美术学院研究生院绘画系教师 [1-2]。
1979年起先后任广州二轻美术设计公司设计员、广州美术学院教师。198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89年赴美留学,1991年晋升讲师。其油画《姐妹们》、水彩《启明星》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及国际展览,1998年获美国国家油画、压克力画家协会年展最高技法奖,2001年获《国际艺术家》杂志第四届挑战赛第二名 [1-2]。出版《吴兆铭素描集》,发表《新写实主义绘画中的现代因素》等论文。2004年起任旧金山美术学院全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展于亚欧美多国并被国际刊物专文推介。

[size=0.34]吴兆明出生并成长于中国广州,毕业于中国广州美术学院,获得绘画学士学位,并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艺术学院获得绘画硕士学位。
[size=0.34]赵明长期以艺术家和教师的身份活跃,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画家,他的作品挂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曾任中国广州美术学院绘画系助理教授七年,现为美国艺术大学绘画系讲师
[size=0.34]奖项和荣誉的选择
[size=0.34]国际艺术大赛评委——现代肖像,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巴塞罗那,西班牙2013
[size=0.34]著名居民,加利福尼亚州皮埃蒙特
[size=0.34]国际艺术家杂志二等奖(2013年8 月/9月)
[size=0.34]国际艺术家杂志大奖(2005年8 月/9月)
[size=0.34]2005年美国油画家艺术经销商奖
[size=0.34]Daler-Rowney 奖,2000年美国油画家奖
[size=0.34]国家油画和丙烯画家协会古斯塔夫森基金奖
[size=0.34]加州门多西诺艺术中心第九届全国人物绘画双年展第一名
[size=0.34]吴兆明是中国出生的画家。吴在中国广州长大。他在广州美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艺术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size=0.34]个人生活
[size=0.34]吴在文革期间长大。8岁时,政府关闭了学校,他不得不离开。他整天抄连环画,从书本上学习中国毛笔画。在他12岁时,他的母亲,一位医生,认识到他的才华,请一位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的病人来训练她的儿子。
[size=0.34]高中毕业后,吴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平面设计师,该公司要求他每天早上去上海轻工学院学习平面设计课程。他将早期工作归功于磨练自己的技能并帮助他了解如何使用图像来讲述故事。
[size=0.34]吴作品
[size=0.34]专注于具象作品,使用真人模特,主要是披着布的女性,尽管他的曲目包括风景和肖像。身体的曲线和布料的褶皱使吴想起自然,如山、水、日出和日落。吴的风格是印象派和喜怒无常的。
[size=0.34]据吴说,它已经从最初用夸张的价值和色彩“快速而自发地”绘画发展到越来越有逻辑和意识。尽管吴在中国接受过培训,但《西方艺术》杂志将他的作品描述为“即使不是西方风格和主题也算不上什么”。这也体现在他对车型的选择上。
[size=0.34]吴以他的具象绘画而闻名。深受19世纪法国绘画的启发,吴将他的作品描述为“具有代表性,但不是传统的古典”。这可以看出,因为吴在他的作品中使用了现代平面设计元素。
[size=0.34]吴的设计原则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吴开始通过确定他所谓的点、质量和线来构成一个新的图像。线条是指横扫绘画的任何突出边缘、形状或一系列形状。点是指任何小的形状,而质量是指任何大的形状或可以组合成一个大形状的小形状簇。
[size=0.34]虽然一幅画可以建立在这三个元素中的两个甚至一个之上,但吴更喜欢将他的作品建立在这三个元素的混合之上。“我使用点、质量和线条的方式就像作曲家使用音符来写歌一样,”吴解释道。
[size=0.34]---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写生中国*三友画廊论坛

GMT+8, 2025-8-28 07:20 , Processed in 0.1284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